綜合資本成本計算公式及案例(年化綜合成本率通用公式)
前文我們分析了一家企業(yè)資金的來源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債權人和股東,他們對公司投入了資本,就會要求公司給予一定的回報,這個回報我們成為資本成本。通過我們的分析我們知道債權人投入的資本所面臨的風險要小于股東的風險,所以債權人的資本成本要小于股東的資本成本。
那么,問題來了,債權人的資本成本、股東的資本成本和公司整體的資本成本如何計算呢?
第一、債權人的資本成本
其實債權人的資本成本非常好計算,因為他就寫在你的借款協(xié)議里面,也就是協(xié)議規(guī)定的利率。
但是,我們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企業(yè)在支付債權人利息的時候是稅前支付的,這項費用有一個抵稅的效果。
如果我們用財務的語言來表示的話,這項費用是計入財務費用,財務費用的部分可以遞減消應納所得稅。
我們舉一個例子:a公司銷售收入100萬元,銷售成本80萬元,借款100萬,年利率為8%,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我們來對比有利息支出與無利息支出的所得稅的差異
利潤表(有利息費用) 利潤表(無利息費用)
銷售收入 100萬元 銷售收入 100萬元
銷售成本 80萬元 銷售成本 80萬元
財務費用 8萬元 財務費用 0萬元
營業(yè)利潤 12萬元 營業(yè)利潤 20萬元
所得稅 3萬元 所得稅 5萬元
凈利潤 9萬元 凈利潤 15萬元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來,有利息費用的所得稅支出比無利息費用的所得稅支出少繳納2萬元的所得稅。這少繳納的2萬元支出也就是企業(yè)在支付利息時形成的抵稅的效應。
也就是說:企業(yè)向銀行支付了8萬元的利息,但是由于所得稅的存在,企業(yè)支付的這8萬元可以讓企業(yè)少繳納2萬元的所得稅,那么在計算企業(yè)的資本成本時就應該是6萬元,也就是資本成本為6%。
那么這個資本成本6%怎么計算呢?
我這里給大家一個公式:利率×(1-所得稅率)。